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少年台灣史

好不容易認真地看完一本書,總覺得應該寫些心得什麼的。



當初在讀這本書時好幾度讀到熱血沸騰、心腸寸斷,尤其是在描寫乙未抗日與白色恐怖時,甚至有不忍讀下去之感。

作者以台灣主觀意識為主體,的確細膩地刻畫出了住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面對外來政權入侵時的處境與種種作為,書寫事件也非常細膩且淵博,不只書寫一般歷史書裡必提的事件,如台灣民主國,也提及了較容易被省略的部份,譬如清朝如何下詔台灣「大小文武官員內渡」,在了解整個歷史的脈絡下更加嚴謹,甚至更加具有可讀性,讓人讀到熱血澎湃。

但這正是我閱讀此書時遇到的最大難題。當我初見此書名時,我一直以為此書是單純的史書,閱讀之後才發現不是如此。作者的書寫不只是呈現歷史事實,更時常加入自己的歷史詮釋,譬如「令人心酸」等語,甚至在呈現歷史史實的部份也可以藉由篇幅或是呈現與否發覺作者強烈的意識形態。最顯著的部份莫過於1949國民黨遷臺後,作者把九成五的篇幅都描寫在「白色恐怖」及「黨外抗爭」部份,然而就我所知,專政時期的國民黨還是有其他作為,就算白色恐怖在統治中佔了八成,也應當將給予對臺正面建設的兩成應有的篇幅。

然而我渴望長成的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要如何在這本書裡把這些事件深深的刻畫進心版、卻不被作者的評贊所影響,對我而言著實是一個大難題。或許作者對這本「少年史」有不同定義與想法吧,但我仍然希望如作者般德高望重的史學家,針對青少年能夠多寫一些盡量客觀的史書,增加少年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這樣立意良好的一本書,亦容易淪為與一般「蔣公萬歲」相異意識形態的洗腦書。

啊,另外有一個小小的bug是,作者十分喜歡在書裡使用「少年讀者,你……」等語呼告,可能作者認為如此可以拉近與讀者間的距離,然而就我一個心高氣傲的青少年看來,反而是加重強調作者與我的年齡差,恰恰達到了相反的效果。

但省略以上兩個大小bugs不談,此書的確將台灣四百年來的殖民歷史完整且不間斷地呈現了,對課本裡只蜻蜓點水般草草帶過的事都有很細膩的描寫,譬如鄭成功的反清功業、乙未割臺的民間抵抗、白色恐怖……等,對於讀者感受當時的氣氛、甚至是我私心裡偷偷拿這本書來複習高一臺灣歷史都頗收成效。



最後謹以一句我之所以心甘情願閱讀歷史的心聲作結:「往古者,所以知今也。」(韓詩外傳),願為知今者,故探源觀史、思鑑覽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